A02春仔花纏花創新設計

林佩瑩講師

春仔花(纏花)自北宋流傳至今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因為工續煩瑣所以漸漸的被大家所遺忘,講師因為在一次特別的機會中與春仔花纏花相遇而愛上它,從此和纏花結下了很深的緣份,至少有十多年的時間,在自己的學習路上因為很辛苦,所以希望可以回鄉傳承此工藝。

  成果寫真

精采文章

春仔花學習心得

作者/​林語彤

當初在上班路上看到平原社大的招生旗幟後,回家就上網查詢招生簡章,發現了「春仔花纏花創新設計」這個課程,在時間能配合的情況下就給他報名下去了。在上第一堂課前我以為同學們都是初次學習的,當我什麼都沒帶來到教室時,看到其他同學都有帶工具及之間的熟識度,我心想不會只有我是新生吧?果然上課時老師說其他同學都跟隨老師學習多年了。 
第一堂課老師說要教大家做「帶路雞」時,我心想哇這也能做!太猛了,有點想像不到怎麼做呢?不過我還是新生所以老師就另外教我基礎(纏花是結合剪紙、纏繞絲線、捻線等技巧的工藝)尤其教我從文化線挑線,這又是個新體驗,更想不到還可以挑出另一種較細的線,挑這種線沒有抓到技巧可是得一線剪到底(還好我只到4/1就成功了)。當老師再教另一種絲線時,就有點卡卡的(因為手指到了冬天皮就有點粗了些)幸好還可以纏出來。
老師說的纏花是需要有相當的耐心、專注力及要不斷重覆的練習,所以當我學做「帶路雞」時,真心體會到老師所說的要有耐心。
之前對於春仔花的印象就是停留在春節神明桌上的飯春及婚宴上女性長輩頭上別的小紅花,也許年輕一輩的可能連這些都很陌生。感恩平原社大能夠邀請林佩瑩老師來教授這門課,讓我能有機會來接觸這門課程,跟隨林佩瑩老師學習舊傳統新生命的創新纏花,期待新學期繼續學習新的技巧。

春仔花學習心得

作者/​​郭明如

如果有人問:什麼是最喜氣的傳統技藝,我相信春仔花絕對是當仁不讓。一項以往只出現婚禮場合插在新娘、婆婆、媽媽等女眷頭髮上象徵福壽、升官、多子多孫的髮飾,在林佩瑩老師的巧手下,加入現代創新元素,搖身一變,走出傳統,跨進社區,讓春仔花有了多變的樣貌,舉凡:耳環、項鍊、手鍊、胸花、髮飾甚至家中擺飾、壁掛及框畫都可以看的到春仔花應用的蹤跡。 讓這項美且療癒的藝術多了實用的功能,並貼近社會大眾的需求,開拓春仔花更廣闊的市場,使得春仔花能不被時代淘汰;也多虧佩瑩老師對保存傳統技藝的堅持,讓春仔花能在雲林這個資源相對貧乏的土地開枝散葉。 
很感謝平原社大能聘請大師級的老師──林佩瑩為我們授課,佩瑩老師不只手藝精湛,上課更是細心、風趣,每次上課我們都在手嘴並用,閒話家常、笑聲連連中渡過,佩瑩老師不藏私的傾囊相授也都讓我們帶著滿滿的收穫下課;每當作品完成總是欽佩如此急性子的自己又完成一項不可能的任務。一學期六堂課總是在意猶未盡婉惜中結束,同學們都引頸期盼下次的開學日。 
我希望社大能持續春仔花的課程,讓現今講求速度的社會能停下腳步體會春仔花的美,也讓這項傳統技藝不斷層繼續流傳,更讓我們這群春仔花的愛好者能持續”玩美”。